|
弓 / 作者:李嶠 |
桃文稱辟惡,桑質表初生。
宛轉雕鞬際,依稀半月明。
遙彎落雁影,虛引怯猿聲。
徒切烏號思,攀龍遂不成。
|
|
弓解釋: 中文譯文:
《弓》
桃木捧持禳祟災難,桑木體現初生的純凈。
宛轉的形狀像雕刻的鞍轡,依稀可見半個明亮月亮。
遠處,彎曲的飛雁投下影子,空中傳來膽怯的猿聲。
徒然切切地呼叫烏鴉,思緒思緒成為烏云,一心攀援虛幻的龍,最終不可得成。
詩意:
這首詩以“弓”為象征,通過對“弓”的形象描寫,表達了人生中奮發向上、追求成功的艱辛與不易。桃木象征辟邪,桑木象征純凈,在人們的心靈里扮演一種凈化身份。鞍轡的形狀宛轉,宛如藝術品般美好,象征著人們在自我修煉中不斷追求的完美;而遙遠的飛雁的影子和猿聲,則象征了環境的挑戰和恐懼。最后,詩人暗示了個人努力雖然誠摯,但有時并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賞析:
詩中的“桃”和“桑”都是中國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象征,表達了作者對純凈和祥和的向往和追求。而“弓”則成為整首詩的象征核心,從其所象征的形象和含義,可以進一步體會到詩人對于價值觀的追求。“弓”是一種需要力量和堅持的武器,來突破和征服外界的困難和挑戰。“弓”所表達的是一種有志競爭,積極向上的特質。詩中通過聲音和影子的形象的對比,也反映了詩人對于內心世界的矛盾和掙扎,以及成功的不可預測性。整首詩意境明快,生動有力,給讀者帶來一種思考人生和追求前進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