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 / 作者:李嶠 |
旦出扶桑路,遙升若木枝。
云間五色滿,霞際九光披。
東陸蒼龍駕,南郊赤羽馳。
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
|
日解釋: 《日》
旦出扶桑路,
遙升若木枝。
云間五色滿,
霞際九光披。
東陸蒼龍駕,
南郊赤羽馳。
傾心比葵藿,
朝夕奉光曦。
中文譯文:
太陽升起在遠方的扶桑路,
高高地升起,像一根傲立的樹枝。
云彩間洋溢著五彩斑斕,
霞光中閃爍著九種光華。
太陽像一頭蒼龍駕馭東陸,
南方郊外一匹紅色羽毛的馬奔騰而來。
我將心意傾注在太陽上,
在早晚間恭敬地迎接陽光。
詩意:
這首詩以太陽為主題,描繪了太陽升起的景象。作者用充滿想象力和修辭手法的語言,展示了太陽升起的壯麗景象。太陽像一根高掛的樹枝,從扶桑路上升起,云彩中彌漫著五彩斑斕的光彩,霞光中閃耀著九種光華。作者還將太陽比喻為蒼龍,在東方掌舵,帶來陰陽氣象的變化。亦將太陽比喻為一匹紅色羽毛的馬,奔騰至南方郊外。最后,作者表達出自己對太陽的喜愛之情,堅定地將心意與太陽相連,每日朝夕敬畏地迎接陽光。
賞析:
《日》這首詩符合唐代詩的特點,以自然景物為主題,巧妙運用比喻和形象化的表達手法。詩中的太陽形象栩栩如生,逼真而又神秘。通過描寫太陽升起的景象,詩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神奇,同時透露出對太陽的敬佩和敬畏之情。詩句流暢自然,字字婉轉動人,旋律抑揚頓挫,給人以宏大壯麗的感覺。整首詩以太陽為中心,洋溢出充盈的能量,使人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和生機。同時,詩人對太陽的崇敬之情也透過詩中的語言流露出來,使讀者倍感震撼和共鳴。這首詩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太陽的崇敬之情,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