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 / 作者:李嶠 |
天馬本來東,嘶驚御史驄。
蒼龍遙逐日,紫燕迥追風。
明月來鞍上,浮云落蓋中。
得隨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
|
馬解釋: 《馬》是唐代詩人李嶠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馬為題材,通過描繪馬的奔馳和力量,表達了對英勇頑強的動物精神的贊美。
中文譯文:
天馬原本朝東奔馳,嘶鳴驚動了御史的驄馬。
遠追蒼龍追逐太陽,高飛的紫燕迅速追隨風。
明亮的月亮掛在馬鞍上,浮動的云朵落在馬蓋之中。
能隨著穆穆天子征戰(zhàn)四方,何需依賴唐太宗的功勞。
詩意:
該詩主要表達了對馬的贊美和欽佩之情。以天馬為首,描述了馬的奔跑速度和力量,引起了皇帝御史的關注。同時,表現(xiàn)了馬的高潔靈動,能夠和蒼龍、紫燕相比擬,自由自在地行駛在遼闊的天地之間。詩人通過對馬的描寫,表達了對馬勇猛、頑強精神的稱贊,以及它們所代表的神秘和力量。
賞析:
《馬》以其奔馳的節(jié)奏和熱情洋溢的敘述,展現(xiàn)了馬的力量和速度的美感。通過與其他神話和傳說中的高貴動物相對比,強調(diào)了馬的重要性和尊貴地位。整首詩的意境猶如一幅畫面,將讀者帶入了奔放、豪情和壯麗的馬的世界。同時,詩人還以此來頌揚馬這一勞動力量的偉大,暗喻詩人本身追求自由、奔放的精神追求。這首詩詞以簡練流暢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馬的喜愛以及對馬所代表的精神價值的崇高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