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 / 作者:李嶠 |
日夕三江望,靈潮萬里回。
霞津錦浪動,月浦練花開。
湍似黃牛去,濤從白馬來。
英靈已杰出,誰識卿云才。
|
|
江解釋: 《江》是唐代詩人李嶠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作者對江河的遠望,表達了對中國江河壯美景色的贊美和對英才的謳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日夕三江望,靈潮萬里回。
霞津錦浪動,月浦練花開。
湍似黃牛去,濤從白馬來。
英靈已杰出,誰識卿云才。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詞以描述作者日夜仰望三江景色為主題。詩首兩句"日夕三江望,靈潮萬里回"意味著作者對江河景色的長久關注和向往之情。"日夕"表示白天晚上,"三江"指大江大河,"靈潮"指江潮洶涌,"萬里回"形容江潮回浪?#21596;?#30456;。通過這個描述,作者展現(xiàn)了對江河的景色和氣勢的贊美之情。
詩的下半部分則通過具體描寫江水的浪花和?#25345;省?#36335;動來突出江河的雄渾和壯麗。"霞津錦浪動,月浦練花開"這兩句寫江水波濤的形態(tài)?#25345;?#36335;,?#26149;?#27835;情。"霞津"指波濤中的霞光,"錦浪"則形容江水波浪如錦繡一般華麗。"月浦練花開"形象地描繪了江面上浪花泛起時的美麗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湍似黃牛去,濤從白馬來"則通過人物化的比喻,表達了江水奔流不息的動感和氣勢。"湍似黃牛去"形容江水湍急如同黃牛奔騰,"濤從白馬來"則暗示江水洶涌澎湃如同白馬的浪花。這些比喻手法使得江水形象更加生動,鮮活地展現(xiàn)了江河的雄渾和壯麗之態(tài)。
最后兩句"英靈已杰出,誰識卿云才"表達了作者對具有杰出才華的人的贊美和憂慮。"英靈已杰出"指杰出的人才已經(jīng)出現(xiàn),"誰識卿云才"則含有作者自謙之意,暗示作者在人群中默默無聞,質(zhì)疑自己的才華是否被人所知悉。這樣的表達突出了作者對才華的渴望和對成名的愿望。
綜上所述,李嶠的《江》通過描繪江河的壯美景色和表達對英才的關注與贊美,展示了唐代壯麗自然景觀和對英雄才子的渴望之情。這首詩詞運用比喻手法豐富了描寫,表達感情真摯,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