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潭與淺灘,萬轉(zhuǎn)出新安。
人遠禽魚凈,山深水木寒。
嘯起青蘋末,吟矚白云端。
即事遂幽賞,何心掛儒冠。
|
|
新安江路解釋: 《新安江路》是一首描述新安江景色的詩歌,由唐代詩人權(quán)德輿創(chuàng)作。詩人通過描繪深潭和淺灘、遠禽和清澈的魚兒、山深處的樹木和寒冷的水等自然景觀,表達了自己對清靜幽美的新安江景色的欣賞。
詩中的“深潭與淺灘”描繪了新安江的水勢和底部,其中潭水深而灘水淺,形成了豐富的江景。詩人進一步描繪了“遠禽魚凈”,暗示了這里的環(huán)境幽靜,禽魚能夠自由自在地在這里生活。
接著,詩人描述了“山深水木寒”,描繪了江邊山嶺的茂密樹木和江水的寒冷狀態(tài),這進一步增加了詩歌的幽靜和涼爽感。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通過觀賞這美妙景色而產(chǎn)生的愉悅和欣賞之情。他吟唱著“青蘋末”,以及欣賞“白云端”上的美景。
最后兩句“即事遂幽賞,何心掛儒冠”,詩人表示他在欣賞江景時心境寧靜,拋去了世俗的擾亂,釋放自我,與儒雅的文化脫節(jié),專注于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欣賞。
總體來說,《新安江路》描繪了新安江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詩人深深地喜愛與欣賞自然之美的感受,并將自己置身于此幽靜而美妙的環(huán)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