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日次弋陽 / 作者:權德輿 |
自嘆清明在遠鄉(xiāng),桐花覆水葛溪長。
家人定是持新火,點作孤燈照洞房。
|
|
清明日次弋陽解釋: 中文譯文:《清明日次弋陽》
唐代權德輿
自嘆清明在遠鄉(xiāng),
桐花覆水葛溪長。
家人定是持新火,
點作孤燈照洞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清明時節(jié)遠離家鄉(xiāng)的心情。清明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也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人們通常會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掃墓祭拜親人。然而,作者卻身處他鄉(xiāng),無法和家人共度清明節(jié),感到孤獨和惆悵。
詩中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桐花覆水、葛溪長,用來形容清明時節(jié)景色的美麗和恢宏。清明時節(jié),大地上的桐花飄落,如同覆蓋在水面上,積成一片如云如霧的美景。而葛溪長長地蜿蜒流淌,在春天里顯得格外寬廣和壯麗。詩人通過描述自然景色的壯麗之美,凸顯了自己對遠離家鄉(xiāng)、無法享受風物的遺憾和痛苦之情。
然而,詩末卻給人希望與溫暖。詩人認為家人一定會在家中點起新火,飽含深情地照亮他的洞房。這里的“新火”和“孤燈”具有了象征意義,代表著家人對他的思念和溫暖。詩人以溫暖的情感落筆,使得整首詩多了一絲希望,展現(xiàn)了家庭的溫暖與力量。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清明節(jié)的背景,描繪了作者遠離家鄉(xiāng),無法與家人共度節(jié)日的孤獨與遺憾。然而,最后卻傳遞了家人的關懷和愛意,給予了詩人一絲希望和溫暖。整首詩意蘊含深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既展現(xiàn)了個人情感,又抒發(fā)了家庭的溫暖和團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