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坐 / 作者:韓偓 |
天似空江星似波,時時珠露滴圓荷。
平生蹤跡慕真隱,此夕襟懷深自多。
格是厭厭饒酒病,終須的的學漁歌。
無名無位堪休去,猶擬朝衣換釣蓑。
|
|
夜坐解釋: 《夜坐》是唐代韓偓的一首詩,詩歌的內容描述了作者靜夜思索的心情。詩歌通過描繪夜空中星星的閃爍有如江水波瀾,珠露滴落在荷葉上的形象來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
詩中描寫了天空猶如空泛江水,星星閃爍的樣子,星星如水波一般動蕩不定。同時,詩中還描寫了時時珠露滴在圓荷上的景象,這增加了夜晚的清涼感。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真正隱士的向往,他總是羨慕那些遁入山野的隱士,而自己卻必須面對世俗的瑣事。這一夜,讓他的情感和思緒更加深厚。
詩歌中還提到了作者對酒的厭惡與病痛,他認為過度飲酒是危險和可悲的,而他自己希望能像漁歌一樣,通過學習捕魚的技巧來度過余生。
最后,詩人表示自己不求名利,不圖身份地位,只想換掉朝服,穿上漁夫的蓑衣,沉浸在自然的寧靜中。
整體上,這首詩融合了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和自然的向往。同時,詩人也反對酗酒、追逐名利的生活方式。詩歌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和對隱士生活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和簡樸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