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手 / 作者:韓偓 |
腕白膚紅玉筍芽,調琴抽線露尖斜。
背人細撚垂胭鬢。
向鏡輕勻襯臉霞。
悵望昔逢褰繡幔,依稀曾見托金車。
后園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蕪又折花。
|
|
詠手解釋: 《詠手》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描繪了一位女性修長纖細的手的美麗景象,以及詩人對往昔的回憶和對現世美好事物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可以是:“手像白色的骨頭,皮膚紅嫩如玉筍。轉動琴弦,手指露出玉尖。后腦勺上的黑發輕輕地撩弄著壓在背后的那撮胭脂色頭發。面對鏡子,輕輕涂抹粉飾,更顯臉上的紅暈。悵望往昔曾隔著錦帳相見,仿佛看到了當初侍候王者時的場景。后園中笑納同道,采摘了鮮花。”
這首詩通過對手的描寫,展現了女性美的細膩之處。詩人通過形容手白皙纖細,比喻為“骨頭”,并用“紅嫩如玉筍”形容膚色,生動地描繪了手的美貌。另外,詩中描寫了女性在修飾自己時的細致動作,如調琴、涂抹鏡前的妝容等,展現了女性的優雅和柔美。
同時,詩人還通過詩句中的幾個意象和回憶,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描述了曾經侍奉王者的情景和回憶,體現了對往昔時光的留戀之情,以及對過去榮華的懷念之情。
最后兩句:“后園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蕪又折花。”通過描繪后園中采摘花草的場景,展現了當下的愉悅和歡樂,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享受。
整首詩以手為主題,融入了對過去時光和現世美好的描繪,通過細膩婉約的語言,展現了女性之美和詩人的情感。創造了一種唯美的詩意,使讀者感受到了手的纖細之美和人生的瞬間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