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花 / 作者:韓偓 |
曾愁香結破顏遲,今見妖紅委地時。
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
|
|
哭花解釋: 《哭花》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哭泣花朵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于花朵的憐惜之情,以及時間的不可逆轉。
詩中寫道:“曾愁香結破顏遲,今見妖紅委地時。”這里的“曾愁香結破顏遲”意思是曾經為了香氣而固守花蕊,結果花朵枯萎得很晚,花瓣也開得很遲。接著,“今見妖紅委地時”指的是現在才看到美麗的紅色花朵散落在地上。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花朵的感慨,對于自然界的變化和時間的無情。
接下來的兩句:“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暗指花朵也有情感,有些花朵在風雨中凋謝,像是在埋葬西施一樣。詩人表示,盡管他有情感,但他會克制自己的悲傷,不會為花朵的凋謝而哭泣。
整首詩以寓人情于自然之中的手法描述了花朵的生死和時間的流逝。詩人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聯,表達了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光陰流逝的憂傷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曾經愁思香氣聚結遲,
如今看見美麗花瓣凋零。
如果有心情,也不會哭泣,
夜晚來了風雨埋葬了西施。
這首詩傳達了對花朵凋謝和時間流逝的感慨,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惋惜之情。詩人通過描寫花朵的生命和命運,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類情感的共鳴。詩詞之美在于其簡潔、深邃的意境,以及對人與自然之間聯系的思考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