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劉德仁 / 作者:杜荀鶴 |
賈島還如此,生前不見春。
豈能詩苦者,便是命羈人。
家事因吟失,時情礙國親。
多應銜恨骨,千古不為塵。
|
|
哭劉德仁解釋: 《哭劉德仁》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悼念劉德仁
唐代杜荀鶴
賈島如此,生前不見春。
詩詞經常表達苦悶的人,命運卻讓他們無法享受春天的美好。
怎能說詩苦者,就是命中囚禁的人。
因為生活的瑣事讓詩人無法創作,政治環境也讓他對家人產生愧疚和隔閡。
家庭責任因詩作而放棄,當時的政治環境也讓他不能盡到家人的義務。
因為長時間與家人分離,詩人對此感到自責和困擾。
恨骨久佩戰場在,千古塵埃不曾盡。
詩人留下了濃厚的怨憤,盡管他已經過世,但他的詩歌卻長久地流傳下來。
詩意:這首詩是杜荀鶴對詩人賈島的悼念之作。賈島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詞以慷慨悲涼著稱。這首詩以賈島的悲劇經歷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賈島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詩人通過描寫賈島在生前的遭遇,表達了對詩人的同情和思考。他將賈島稱為“詩苦者”,指的是在他艱苦的人生中以詩詞來宣泄抒發的人。詩人認為,賈島沒有享受春天的美好,是由于命運的囚禁,因此對賈島充滿了同情之情。
詩人還提到了賈島因寫詩而放棄家庭責任,對此詩人感到無比遺憾和愧疚。同時,詩人也感嘆了賈島的詩將與千古不曾盡,留下了深深的怨憤和對他詩歌的贊美。這里的“恨骨”指的是賈島內心深處對政治環境的憤怒和對命運的反抗,而“千古塵埃不曾盡”則是形容賈島的詩篇長久地傳世。
賞析:這首詩以深情的筆觸,將詩人對賈島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展現出來。詩人通過賈島的命運和他所面臨的困境,表達了對他的同情和思考。詩中明確揭示了賈島生前未能欣賞到春天的遺憾和對家庭的愧疚,映射出了當時詩人們在社會和政治壓力下所面臨的困境。同時,詩人對賈島的詩歌的贊美和怨憤也進一步加深了這首詩的情感力度。整首詩以簡潔有力的語言,表達出詩人對賈島的敬仰和對他所受罪難的同情,體現了對詩人命運和藝術表達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