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吟 / 作者:杜荀鶴 |
多慚到處有詩名,轉覺吟詩僻性成。
度水卻嫌船著岸,過山翻恨馬貪程。
如仇雪月年年景,似夢笙歌處處聲。
未合白頭今已白,自知非為別愁生。
|
|
敘吟解釋: 《敘吟》
多慚到處有詩名,
轉覺吟詩僻性成。
度水卻嫌船著岸,
過山翻恨馬貪程。
如仇雪月年年景,
似夢笙歌處處聲。
未合白頭今已白,
自知非為別愁生。
譯文:
我常感到很慚愧,因為我隨處都有詩歌的聲名,
我覺得自己的吟詩古怪的性格已經成型。
渡水時卻嫌棄船只靠岸,
穿越山嶺時卻痛恨馬匹追求速度。
雪花和明月的景象仿佛仇敵般不斷出現,
如同夢中的笙歌聲隨處可以聽到。
我的頭發尚未全白,但已經有了斑白之處,
我自知并非因別離而產生了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詩歌創作和生活之間的矛盾和糾結。詩人承認自己的詩歌聲名在各地已經流傳開來,但他對此感到慚愧,覺得自己的作品過于古怪,與大眾的口味相悖。他抱怨自己渡水時對船只過于挑剔,穿越山嶺時對馬匹追求速度,對此感到后悔和愧疚。詩中描繪了雪花和明月年年出現的景象,以及笙歌聲隨處可聽的場景,抒發了詩人對于時光荏苒、事物更迭的感慨。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年紀的認知和對生活的思考。雖然他的頭發尚未全白,但已經有了斑白之處,意味著歲月不容忽視。他明白自己的憂愁并非由于別離,而是出于自己內心的矛盾和追求。整首詩詞以詩人的自我反思和對生活的感慨為主題,表達了他在詩歌和生活之間的掙扎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