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次滎陽卻寄諸弟 / 作者:杜荀鶴 |
難把歸書說遠情,奉親多闕拙為兄。
早知寸祿榮家晚,悔不深山共汝耕。
枕上算程關月落,帽前搜景岳云生。
如今已作長安計,只得辛勤取一名。
|
|
行次滎陽卻寄諸弟解釋: 《行次滎陽卻寄諸弟》
難把歸書說遠情,
奉親多闕拙為兄。
早知寸祿榮家晚,
悔不深山共汝耕。
枕上算程關月落,
帽前搜景岳云生。
如今已作長安計,
只得辛勤取一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作者的離鄉之情和對弟兄的關心之情。詩中以行次滎陽為背景,通過寄給弟兄的信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說難以用歸信來表達離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難把歸書說遠情",表達了他遠離家鄉,無法用筆墨來表達出深深的思念。
接下來,詩人表達自己為了家庭而放棄了追求個人榮華富貴的決定,成為了兄弟中最長的一個。詩中的"奉親多闕拙為兄",表明了他充滿了對家人的責任感和擔當。
然后,詩人表達了對自己過去的選擇的一種反思和后悔。他認為如果早些明白寸祿的價值,他會選擇早點去擔負家庭生計而不是沉迷于山林之間。詩中的"早知寸祿榮家晚,悔不深山共汝耕",表達了他對過去的選擇的后悔。
最后,詩人表示自己已經明白并決定支持改變自己命運的計劃,舍棄過去的苦楚,努力追求名利。詩中的"如今已作長安計,只得辛勤取一名",表達出他決心改變命運,通過辛勤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名利之計。
總的來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離鄉的思念之情,對家庭的責任感和擔當,對過去選擇的一種后悔和對未來的追求。它展示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人生道路的抉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