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石壁禪師水閣有作 / 作者:杜荀鶴 |
石壁早聞僧說好,今來偏與我相宜。
有山有水堪吟處,無雨無風見景時。
漁父晚船分浦釣,牧童寒笛倚牛吹。
畫人畫得從他畫,六幅應輸八句詩。
|
|
登石壁禪師水閣有作解釋: 詩詞:《登石壁禪師水閣有作》
石壁早聞僧說好,
今來偏與我相宜。
有山有水堪吟處,
無雨無風見景時。
漁父晚船分浦釣,
牧童寒笛倚牛吹。
畫人畫得從他畫,
六幅應輸八句詩。
中文譯文:
早聽說僧人稱贊這塊石壁,
如今我來,恰好適合我。
有山有水,可以吟詠的地方,
沒有雨沒有風,看景色的時候。
漁父在夜晚船分浦中垂釣,
牧童寒冷中,靠近牛吹笛。
畫家的畫,如同他的畫,
六幅畫應該輸八句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石壁禪師的水閣,并通過描述山水景色、漁父和牧童的生活情景,以及贊美畫家的才華,表達了自然的美、人與自然的和諧和藝術的真實性。
首先,作者稱贊石壁的美好,表示早已聽聞僧人的稱贊,并且來到這里后發現自己真的很適合這里。
其次,作者描繪了山水的美景,山與水都是寫詩吟詠的好地方,而此時又沒有下雨和風,正是觀賞風景的最佳時機。
接著,作者通過描繪漁父垂釣和牧童吹笛的場景,突出了自然的寂靜與寧靜。這也與禪宗的思想相契合,表達了對自然的冥想和靜心的愿望。
最后,作者稱贊畫家的才華,認為他的畫和詩應該相配,畫家的畫作應該輸掉六幅,只拿八句詩。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追求,同時也表現出對藝術真實性的崇尚。通過對藝術與自然的融合,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審美觀念和藝術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