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山 / 作者:姚合 |
閑處無人到,乖疏稱野情。
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
泉引窗前過,云看石罅生。
別來愁欲老,虛負出山名。
|
|
憶山解釋: 《憶山》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姚合。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寧靜的地方無人到訪,離群索居表達了我對山野的深情。太陽升得高了,我伸展著脖子起身,穿行在林蔭下。泉水從窗前流過,云朵觀察著石縫的生長。離開了這里,我感到愁緒漸生,對得到山名卻空有虛名感到懊悔。
詩意:
《憶山》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的離群索居之情和對山野的思念。詩人尋找寧靜的地方,遠離塵囂,獨自在山林間自由行走。他感嘆自己的孤獨,但也感受到山野的美好與寧靜。然而,當他離開這片凈土,回到塵世之時,他對自己在山中得到的虛名而沒有實際收獲感到懊悔和憂愁。
賞析:
《憶山》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山野生活的向往和追憶。詩中的景物描寫清新自然,通過對閑處、林下、泉水和云朵的描繪,展示了山中寧靜的氛圍和美麗的景色。詩人通過對自然的感悟,抒發了對塵世的疏離和對自然的向往之情。
詩人在詩的結尾表達了一種失落和懊悔的情緒,他雖然在山中享受了片刻的寧靜,但當他離開山野回到塵世之時,他對自己在山中的虛名感到遺憾。這種情緒揭示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漠態度,以及對現實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寧靜和遠離塵囂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現實的憂愁和對虛名的認識。通過詩人的情感抒發和對自然的描繪,這首詩詞帶給讀者一種閑適、靜謐的感受,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人生價值和名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