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時 / 作者:姚合 |
憶昔未出身,索寞無精神。
逢人話天命,自賤如埃塵。
君今才出身,颯爽鞍馬春。
逢人話天命,自重如千鈞。
信涉名利道,舉動皆喪真。
君今自世情,何況天下人。
|
|
感時解釋: 《感時》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昔未出身,索寞無精神。
逢人話天命,自賤如埃塵。
君今才出身,颯爽鞍馬春。
逢人話天命,自重如千鈞。
信涉名利道,舉動皆喪真。
君今自世情,何況天下人。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與思考。詩人在回憶往事時覺得自己曾經無所事事、孤獨寂寞、缺乏精神;當與人交談時,覺得自己微不足道、如同塵埃般卑微。而現在,君主終于出仕,坐在鞍馬上昂首挺胸,迎接春天的到來。與人交談時,自信心倍增,仿佛重如千鈞。然而,信奉名利之道的人常常失去真實的本性,舉止行為都失去了真實性。君主如今置身于現世的紛擾之中,更何況其他人呢?
賞析:
《感時》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個人經歷和社會現實的感慨。詩詞以對比的方式呈現了詩人的內心變化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人通過自我對比的手法,表現了自己從無名庸庸到出仕顯貴的轉變,以及這種轉變對自己心態的影響。同時,詩人也暗示了出仕和現實社會的種種壓力和誘惑,以及對真實性的追求和擔憂。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與社會的聯系,展示了唐代士人的典型心境。它反映了個人在社會中的起伏和變化,以及對名利、真實性和自我價值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詩人的個人經歷,抒發了對人生、社會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