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濯纓溪 / 作者:姚合 |
舊山寧要去,此有濯纓泉。
曉景松枝覆,秋光月色連。
行尋屐齒盡,坐對角巾偏。
寂寂幽棲處,無妨請俸錢。
|
|
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濯纓溪解釋: 詩詞:《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濯纓溪》
朝代:唐代
作者:姚合
舊山寧要去,此有濯纓泉。
曉景松枝覆,秋光月色連。
行尋屐齒盡,坐對角巾偏。
寂寂幽棲處,無妨請俸錢。
中文譯文:
古老的山巒不需要去,這里有濯纓泉。
晨曦中松樹枝葉覆蓋,秋日光芒與月色相連。
步行尋找磨損的鞋齒,坐下時斜戴角巾。
這個寧靜的隱居之地,無妨請來賞賜的錢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厲玄侍御在陜西的隱居生活。詩人描繪了一個寧靜、幽美的環境,與繁忙的都市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
首先,詩人提到“舊山寧要去”,表達了他對于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渴望。他選擇留在這里,并欣賞“濯纓泉”,這是一個清澈的泉水,可以洗凈頭發上的塵埃和疲憊,從而象征舒緩心靈的歸宿。
詩中描述了清晨的景色,晨曦中的光線透過松樹的枝葉,給整個環境帶來一種獨特的美感。秋天的光芒與明亮的月色融為一體,營造出寧靜而富有詩意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己的行為。他步行尋找著,一直到鞋子上的齒磨損殆盡。這里表達了他對于追求真理和奮斗的執著。然后,他坐下來,斜戴著角巾,這是古代士人的標志,也象征了他在這個隱居之地的身份和姿態。
最后兩句“寂寂幽棲處,無妨請俸錢”,表達了詩人對于隱居生活的滿足和無求于世的態度。他認為這個幽靜的棲身之地完全可以接受賞賜的錢財,但這并不會打擾他的寧靜。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好的隱居畫面,展示了詩人對于自然與清凈生活的向往。通過對于景物的描寫和自我表達,詩人展現了對于寧靜、追求內心和平與自由的追求。同時,他也表達了對于世間功利和名利的超脫態度,將隱居生活視為一種真正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