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垂釣亭 / 作者:姚合 |
由釣起茅亭,柴扉復竹楹。
波清見絲影,坐久識魚情。
白鳥依窗宿,青蒲傍砌生。
欲同漁父舍,須自減逢迎。
|
|
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垂釣亭解釋: 《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垂釣亭》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由釣起茅亭,柴扉復竹楹。
波清見絲影,坐久識魚情。
白鳥依窗宿,青蒲傍砌生。
欲同漁父舍,須自減逢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名叫厲玄的侍御在陜西地區的宅邸中垂釣的情景。詩人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垂釣亭的景象以及垂釣者與自然的親密關系。詩人通過描繪細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熟悉和對釣魚樂趣的體驗。詩中還出現了白鳥停留在窗前和青蒲生長在砌墻旁邊的景象,增加了詩詞的生動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垂釣場景。詩人通過描寫垂釣亭的茅草屋頂、柴木門和竹楣,展現了一個樸素而古老的建筑。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出細膩的魚線影子,表現了詩人對垂釣過程的熟悉和對魚兒動態的觀察。詩中的白鳥停在窗前,青蒲生長在砌墻旁邊,為詩詞增添了自然的氛圍和生動的畫面。詩人希望能與漁父一樣舍棄繁華,減少紛擾,專心享受垂釣的寧靜和自然之美。
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垂釣樂趣的熱愛,同時也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遠離和追求寧靜的心態。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垂釣場景,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渴望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愿望。這首詩以其質樸、自然的風格,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然和心靈凈化的文化風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