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 作者:韋莊 |
解纜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時。
鴻臚陌上歸耕晚,金馬門前獻賦遲。
只恐愁苗生兩鬢,不堪離恨入雙眉。
分明昨夜南池夢,還把漁竿詠楚詞。
|
|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解釋: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解纜西征未有期,
槐花又逼桂花時。
鴻臚陌上歸耕晚,
金馬門前獻賦遲。
只恐愁苗生兩鬢,
不堪離恨入雙眉。
分明昨夜南池夢,
還把漁竿詠楚詞。
中文譯文:
在孟津留宿,寄給遠道而來的三位友人
解纜開始西行,還沒有確定歸期,
槐花的盛開又逼近了桂花的季節。
在陌上耕作的人歸來已晚,
在金馬門前獻上的賦詩卻遲了。
只怕憂愁使我的鬢發增加,
不堪忍受離別的痛苦滿眉間。
昨夜明明夢見了南池的景色,
卻又將漁竿歌詠著楚國的詩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韋莊寫給遠在孟津的三位友人的詩篇。詩中通過描述作者旅途的不確定性和離別的痛楚,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
詩的第一句“解纜西征未有期”,描繪了作者解開船纜,開始向西行進的場景。但作者卻無法確定歸期,暗示著作者的內心是焦慮和不安的。
詩的第二句以花開的季節變化來抒發作者的思鄉之情。“槐花又逼桂花時”,暗示著時間的推移,離別的日子又近了。槐花代表夏天,而桂花則代表秋天,由此暗示著時間的過去和思鄉之情的加深。
詩的后兩句“鴻臚陌上歸耕晚,金馬門前獻賦遲”,通過描述農人回家耕作的晚歸和獻詩的遲延,揭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離別之苦和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只恐愁苗生兩鬢,不堪離恨入雙眉”,通過借景抒寫了作者因離別而導致的愁苦和憂傷。愁苗生兩鬢,意思是因為憂愁而使鬢發變白,離別之恨也深深地刻在了眉間。
最后兩句“分明昨夜南池夢,還把漁竿詠楚詞”,描述了作者在南池夢見的情景,又將自己所見所夢之事詩意地表達出來。漁竿代表著寧靜和平和,楚詞代表著思鄉之情。這些都是作者對鄉愁的表達和思念之情的發泄。
整首詩以樸實的敘述方式,清晰地展現了作者在遠行中所經歷的心理變化和思鄉之情。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情感體驗的交織,以及象征意義的運用,展示了作者對故鄉和親友的深深眷戀和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