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棠春(郊行) / 作者:吳潛 |
天涯芳草迷征路。
還又是、匆匆春去。
烏兔里光陰,鶯燕邊情緒。
云梢霧末,溪橋野渡,盡是春愁落處。
把酒勸斜陽,小向花間駐。
|
|
海棠春(郊行)解釋: 《海棠春(郊行)》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海棠春(郊行)
天涯芳草迷征路。
還又是、匆匆春去。
烏兔里光陰,
鶯燕邊情緒。
云梢霧末,
溪橋野渡,
盡是春愁落處。
把酒勸斜陽,
小向花間駐。
譯文:
在遠方,芬芳的草叢迷失了行軍的道路。
春天又一次匆匆離去。
光陰如烏兔般迅速,
鶯和燕在邊境激發著情感。
云端和霧末,
溪橋上和野外的渡口,
都是春天悲傷的歸宿。
舉起酒杯勸慰西斜的太陽,
在花叢中稍作停留。
詩意和賞析:
《海棠春(郊行)》描繪了一幅春天郊外行旅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春天離去的感慨。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寫草叢、光陰和鳥兒的活動,傳達了詩人對春天往事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憂傷之情。
詩中的“天涯芳草迷征路”描繪了郊外的芳草叢生,讓人迷失在行軍的路上,暗喻人生中的迷茫和困惑。接著,詩人又表達了對春天離去的感慨:“還又是、匆匆春去”,抓住了春天短暫而易逝的特點。
詩中的“烏兔里光陰”形象地描繪了光陰的飛逝,烏兔快速地奔跑,象征時間的迅速流逝。鶯和燕在邊境上飛翔,喚起了人們對春天的向往和情感的共鳴。
在描繪自然景觀時,詩人運用了“云梢霧末”和“溪橋野渡”的意象,營造出春天憂愁的氛圍。詩中的“春愁落處”表達了對春天憂傷歸宿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感嘆。
最后兩句“把酒勸斜陽,小向花間駐”展現了詩人在花叢中駐足,舉起酒杯勸慰西斜的太陽。這是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求,也是在流逝的時光中尋找安慰和堅守的表達。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凄美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春天流逝和時光消逝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生活的熱愛。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內心的情感,讓讀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思考人生的無常和時光的流轉。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賞析這首詩詞,我們可以感受到吳潛對自然景觀和人生哲理的敏銳觸覺,以及他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流逝時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