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池曲 / 作者:孟郊 |
池中春蒲葉如帶,紫菱成角蓮子大。
羅裙蟬鬢倚迎風,雙雙伯勞飛向東。
|
|
臨池曲解釋: 《臨池曲》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臨池曲》
池中春蒲葉如帶,
紫菱成角蓮子大。
羅裙蟬鬢倚迎風,
雙雙伯勞飛向東。
譯文:
池塘中的春天蒲草葉子如同細帶,
紫色的菱角長成了像蓮子一樣大。
蟬兒停在羅裙上,鬢發隨風傾斜,
一對伯勞鳥飛向東方。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池塘中的景色。作者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將春蒲的葉子比喻為細帶,形容了它們在池塘中綿延蔓生的景象。紫菱則被形容成角蓮子那樣大,突出了它們的美麗和壯觀。接著,詩人描繪了一個女子,她頭上佩戴著羅裙,蟬兒停在她的鬢發上,微風吹拂著她的姿態。最后,一對伯勞鳥飛向東方,為整個畫面增添了一絲生動和活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勾勒出了春天池塘中的美景。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從春蒲葉、紫菱到停在女子鬢發上的蟬兒,再到飛向東方的伯勞鳥,每個形象都被精心地選擇和描寫,使整個詩詞充滿了畫面感。詹姆斯·洛維爾(JamesLowell)曾說過:“詩是生活的注解。”這首詩詞正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贊美。
此外,通過對比池塘中的自然景物和女子的形象,詩人也展示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女子作為人類的代表,與自然景物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主線,融入了人類的情感與生活,使得詩意更加豐富。
總之,孟郊的《臨池曲》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春天池塘中美麗的景色,傳遞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贊美,同時展示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活力,同時也喚起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