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 / 作者:王維 |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xué)四禪。
買香然綠桂,乞火踏紅蓮。
草色搖霞上,松聲泛月邊。
山河窮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憑視,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樹,渭水欲連天。
遠(yuǎn)縣分諸郭,孤村起白煙。
望云思圣主,披霧隱群賢。
薄宦慚尸素,終身擬尚玄。
誰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
|
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解釋:
詩詞《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是唐代詩人王維所創(chuàng)作,以下為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金地的道路傳聞遠(yuǎn)近,依然開放著白玉的田園。他用力投擲山石,嶺上的咒語使飛泉成為歡快的音樂。像勇猛的虎與我同走三徑,像憂愁的猿學(xué)習(xí)坐禪冥思。我購買了香料,而青桂猶如踩著紅蓮般開放。青草在晚霞的映襯下?lián)u曳,松樹的聲音在月光下泛起漣漪。山河窮盡到百二十,世界相接綿延三千里。在寺廟之中,我舒服地憑視遠(yuǎn)方,王城漸渺然。灞陵的草木已經(jīng)長成,渭水欲將天空連成一片。遠(yuǎn)郊縣市分散在各處,孤村冒起白煙。眺望云彩時,我思念圣主;探霧障時,我隱藏身影。我平淡無奇的官職令我羞愧不已,但我始終追求玄妙的境界。誰知在這庵堂里的客人,曾和柏梁篇一同抒發(fā)過自己的情懷。
詩詞中的主題是描繪了詩人在游覽悟真寺時的所見所感。詩人以獨特的寫景手法,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有機(jī)地結(jié)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富有禪意和哲思的氛圍。通過對山川、寺廟、花草等元素的描寫,傳達(dá)出作者在山水之間追求心靈上的寧靜與自由,以及對于人世間紛雜紛爭的態(tài)度。
整首詩采用了佛教的意象,描繪了寺廟、山川以及修行的場景,表達(dá)了作者對于自然、虛無和人間世事的思考和領(lǐng)悟。詩人借助山川的變幻、寺廟的隱約、音樂的韻律等描寫手法,把自然景物與心靈境界、哲學(xué)思考相結(jié)合,展示了唐代江山景色之外更深層的詩意。這首詩詞塑造了一幅富有禪意和意境的山水畫卷,是王維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古代詩詞的珍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