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侯中丞流康州 / 作者:劉長卿 |
長江極目帶楓林,匹馬孤云不可尋。
遷播共知臣道枉,猜讒卻為主恩深。
轅門畫角三軍思,驛路青山萬里心。
北闕九重誰許屈,獨看湘水淚沾襟。
|
|
送侯中丞流康州解釋: 送侯中丞流康州
長江極目帶楓林,
匹馬孤云不可尋。
遷播共知臣道枉,
猜讒卻為主恩深。
轅門畫角三軍思,
驛路青山萬里心。
北闕九重誰許屈,
獨看湘水淚沾襟。
中文譯文:
送侯中丞去康州
長江以遠眺只見紅葉漂浮,
匹馬憑空飛馳不可尋覓。
經歷遷徙,大家都明白為官之路艱辛,
遭受懷疑和誹謗,卻仍然心存歸心。
朝廷的轅門和軍隊的號角使人思念萬分,
驛路上的青山點綴千里行程,心中無邊的懷念。
在北地的皇宮九重樓,是誰讓你這樣屈辱呢,
我獨自凝視湘江的水,淚水濕透了我的胸襟。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的劉長卿寫給侯中丞的送別之作。詩人以婉約、豪放的筆觸,描繪了抒情華麗的畫面。首句“長江極目帶楓林”直接將目光投向長江,長江因紅葉漂浮而美麗。接著,詩人形容侯中丞騎著一匹快馬,孤獨地飛馳而去,不可追尋。
接下來的兩句“遷播共知臣道枉,猜讒卻為主恩深”暗示了侯中丞在官場上的艱難處境。官場險惡,人們對他的忠誠和努力并不了解,反而耐心等待他犯錯的機會。然而,主公對他的恩寵卻深厚。
接著,詩人以轅門、軍隊的畫角,驛路上的青山點綴等形象,表達了他對侯中丞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北闕九重誰許屈,獨看湘水淚沾襟”是詩人對他的無奈和沮喪之情的抒發。北闕指的是皇宮,九重樓屬于皇帝特權,而侯中丞卻因為無法獲得皇帝的認同而抱憾。詩人獨自凝望著湘江的水,眼淚濕透了他的胸襟。
整首詩極具婉約派的風格,情調悲壯而莊重,通過對侯中丞的送別,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官場不公正的思考。這首詩也展現了唐代詩人對友人思念之情和關懷之意,具有深情的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