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惠法師游天臺,因懷智大師故居 / 作者:劉長卿 |
翠屏瀑水知何在,鳥道猿啼過幾重。
落日獨搖金策去,深山誰向石橋逢。
定攀巖下叢生桂,欲買云中若個峰。
憶想東林禪誦處,寂寥惟聽舊時鐘。
|
|
送惠法師游天臺,因懷智大師故居解釋: 翠屏瀑水知何在,
鳥道猿啼過幾重。
落日獨搖金策去,
深山誰向石橋逢。
定攀巖下叢生桂,
欲買云中若個峰。
憶想東林禪誦處,
寂寥惟聽舊時鐘。
中文譯文:
碧波翠綠的瀑布水從翠屏山上流淌,
鳥兒的小徑上猿猴聲聲啼叫。
落日西下,惟獨搖搖著金鐙向前行,
深山里有誰前來經過石橋。
立定攀爬巖石下的叢生桂樹,
想要購買云中那座高峰。
回憶起東林禪院的誦經之處,
寂寥之中唯有聽到舊時的鐘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長卿送別惠法師游天臺的作品,詩中抒發了對惠法師游歷名山大川的贊嘆之情,同時也表示了作者對因懷智大師而思念東林禪院的感慨。
詩中出現的“翠屏瀑水”和“鳥道猿啼”描繪了天臺山腳下綠樹茂盛、瀑布流瀉的美景,以及山間猿猴的嘶叫聲,給人以山水清幽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落日下山的景象,形容夕陽如金鐙一般揮動,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而深山之中有石橋,作者將自己的思緒投射到未來的旅人身上,思考誰會從這座石橋上經過,增添了神秘感和故事性。
最后兩句詩描繪了作者在回憶中,想起了東林禪院的誦經之處,時光靜好,除了一些寂寥之外,唯有舊時鐘聲回蕩耳畔,突顯了作者對往事的思念和對禪宗修行的向往。
整首詩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寂靜的禪修環境,融入了作者對禪修的敬仰和對往事的思念之情,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受。同時也抓住了人們對自然、宗教和過去的向往,具有一種超脫塵俗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