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無可上人 / 作者:賈島 |
僻寺多高樹,涼天憶重游。
磬過溝水盡,月入草堂秋。
穴蟻苔痕靜,藏蟬柏葉稠。
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
|
寄無可上人解釋: 譯文:
寄給無可上的人
僻靜的寺廟里有許多高樹,清涼的天空讓我想起了曾經的重游。
敲響的磬聲引導著流過溝渠的水,月光透過草堂灑進來,宛如秋天。
洞穴里螞蟻的蹤跡靜靜地覆蓋著苔蘚,蟬在柏葉茂密的遮蔽下鳴叫。
對于名山,我一直想去游玩,不論是早晨還是傍晚,都希望到達嵩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慰旅人之情景代筆。詩人賈島寄思遠方之人,以描述僻靜的寺廟和自然景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以及對所思念之人的思緒。
詩中的寺廟、高樹、涼天、溝渠、月光、草堂、洞穴等意象,都展現出一種寧靜、清涼、幽靜的景象,給人一種心的凈化和靜謐的感覺。詩人用這些景物來寄托自己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表達了自己想念人的傾訴之意。
同時,詩中的寺廟、洞穴等被具象化的景物,也透露出一種尋求心靈寧靜、追求自我修養的意境。與此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名山的向往之心,希望可以去探索和體驗名山的壯麗景色。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恬靜宜人的景象,詩人通過寫寺廟、高樹等景物,將心中思念之情表達出來,使詩人和讀者都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一種心靈的凈化和平靜。這也符合了唐代詩歌追求意境和抒發個人情感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