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 作者:文天祥 |
落落南冠自結纓,桁楊臥起影縱橫。
坐移白石知何世,夢斷青燈問幾更。
國破家亡雙淚暗,天荒地老一身輕。
黃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
|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解釋: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在己卯十月一日到燕越五日期間,受到狴犴的啟示而寫下此詩。
戴上南方的冠冕,我自己系上頭巾,行走在桁楊之間,臥起時身影縱橫。
坐在白石上,我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樣的時代,沉浸在青燈照亮的夢境中,問自己幾更天已過。
國家破滅,家庭覆亡,我的眼淚默默流下,天地荒涼,但我心靈卻輕盈。
得失幻化如黃粱一夢,五十年前,元朝還未興起。
詩意:
這首詩詞是文天祥在燕越逗留期間所寫,他表達了對社會動蕩和個人命運的思考。他自稱戴上南方的冠冕,象征他的地位和身份,但他也意識到這些榮譽是虛幻的,桁楊之間的行走和臥起時的身影縱橫,暗示著他在世間的行動和世事變遷的無常。
在白石上坐著,他感到對當前時代的困惑和迷茫,他的夢境被青燈照亮,象征他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追問。國家破滅、家庭覆亡,他的雙淚無聲地流淌,但他的內心卻變得輕盈,體現了他的堅韌和樂觀。
他認識到得失如黃粱一夢,意味著一切都是虛幻的,五十年前,元朝還未興起,暗示著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短暫。
賞析: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人生無常的思考。通過描繪自己的行動和感受,他傳達了一種堅韌和樂觀的態度。
詩中的南冠和頭巾象征著社會地位和身份,但作者明白這些都是虛幻的,人生如夢,得失無常。他在白石上坐著,對當前時代的困惑和對未來的追問體現了他的思考和反思。
盡管國家破滅、家庭覆亡,他的雙淚默默流淌,但他的內心卻變得輕盈,表達了他的堅韌和樂觀。最后,他指出一切得失都是幻覺,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短暫也在詩中得以體現。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動蕩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他的堅韌和樂觀。同時,詩中對得失和歷史的思考也引發了讀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