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 作者:文天祥 |
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千古興亡何限錯,百年生死本來齊。
沙邊莫待哀黃鵠,雪里何須問牧羝。
此處曾埋雙寶劍,虹光夜指楚天低。
|
|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解釋: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心思如云飄浮不定,身世如日落向西。歷史的興亡不可預測,生死的循環本是平等。不要在沙灘上等待黃鵠的哀鳴,也不必在雪地中詢問放牧的羚羊。這里曾埋藏著一對寶劍,夜晚的虹光指引著楚天低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思考。他將心思比作飄浮不定的云,將人生比作落日西沉。作者認為歷史的興衰是難以預測的,生死的循環是自然規律中的一部分,沒有什么能夠改變這一事實。他告誡人們不要奢望在沙灘上聽到黃鵠的哀鳴,也不要在雪地中尋找放牧的羚羊,因為這些都是徒勞無益的追求。最后,作者提到在某個地方曾埋藏過一對寶劍,夜晚的虹光將它們指引向楚天低垂,暗示著戰爭和英雄氣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歷史的思考。通過云和落日的意象,作者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歷史的變幻。他強調了生死平等的觀念,提醒人們珍惜當下,不必過分追求功名利祿。詩中的黃鵠和牧羊象征了人們對于不切實際的追求和幻想的追逐。最后,寶劍和虹光的描繪給詩詞增添了一絲英雄主義的色彩,顯示了作者對于忠誠、勇氣和戰爭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并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深遠的哲理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