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 作者:文天祥 |
直弦不似曲如鉤,自古圣賢多被囚。
命有死時名不死,身無憂處道還憂。
可憐杜宇空流血,惟愿嚴顏便斫頭。
結束長編猶在此,灶間婢子見人羞。
|
|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解釋: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直弦不似曲如鉤,
自古圣賢多被囚。
命有死時名不死,
身無憂處道還憂。
可憐杜宇空流血,
惟愿嚴顏便斫頭。
結束長編猶在此,
灶間婢子見人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文天祥在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被囚禁期間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直的琴弦與彎曲的鉤子不同,直弦代表正直和堅定,而被囚禁的圣賢卻很多。這表達了作者對于正直和真理往往會面臨困難和厄運的觀察和反思。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在命運將要結束時,名聲卻不會消逝;即便身體沒有病痛的困擾,心靈仍然憂慮。這一句意味深長,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命運和人生價值的思考。即使面臨死亡,名聲和事業依然可以留存;即使身體健康,內心依然可能被憂慮所困擾。
接著,詩中提到了可憐的杜宇(一種鳥),它在空中流血。這句暗示了作者對于英勇的犧牲者的憐憫和敬佩。緊接著,作者表達了對嚴顏(古代忠臣)的希望,希望他能夠斬斷困境,擺脫苦難。
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身陷囹圄,寫作仍在繼續,但即使是在灶間的婢子看到了他,也感到羞愧。這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處境的無奈和對于社會的不滿。他在囚牢中仍然堅定地寫作,即使被人看到也不以為恥,而是認為那些看到的人應該感到羞愧。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正直、真理和個人命運的思考,以及對于英勇者的敬佩和對社會不公的不滿。它通過對琴弦、圣賢、杜宇和自身處境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堅定的品格和對于價值觀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