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賦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費莊, / 作者:元好問 |
空蒙玉華曉,瀟灑石淙秋。
嵩高大有佳處,元在玉溪頭。
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滕兩岸,村落帶林丘。
今日好風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來,算惟有,此翁游。
山川邂逅佳客,猿鳥亦相留。
父老雞豚鄉社,兒女籃輿竹幾,來往亦風流。
萬事已華發,吾道付滄洲。
|
|
水調歌頭 賦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費莊,解釋: 《水調歌頭賦詩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費莊》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的玉華空靈晶瑩,秋天的石淙瀟灑自然。嵩山高聳,景色宜人,我在玉溪頭畔。翠綠的山壁,紅色的崖巖,千丈高聳,兩岸古木寒冷,村落隱于林丘之間。今天的風景如此美好,我可以放下舟船,盡情游玩。百年來,只有這位老人才能領略到這樣的美景。山川與佳客相遇,猿鳥也停留不去。老人們在鄉村聚集,孩子們在竹幾旁玩耍,人們的往來也充滿了風流情趣。萬事已經變得蒼老,我將我的道路交給了滄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山水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描繪了清晨的玉華和秋天的石淙,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嵩山高聳,景色宜人,給人以寬廣和壯麗的感覺。作者在玉溪頭畔,欣賞著周圍的美景,感受著大自然的魅力。
詩中的翠壁丹崖和古木寒滕,形容了山崖的高聳和古樹的蒼勁,給人以壯麗和古樸的感覺。村落隱于林丘之間,給人以寧靜和恬淡的感覺。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山川與佳客相遇,猿鳥停留的情景,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父老們在鄉村聚集,孩子們在竹幾旁玩耍,人們的往來也充滿了風流情趣,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美好和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最后兩句“萬事已華發,吾道付滄洲”,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萬事已經變得蒼老,作者將自己的道路交給了滄洲,意味著他將順應自然的變化,接受人生的起伏和變遷。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山水和鄉村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以及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