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朱閣-刺佛寺浸多也 / 作者:白居易 |
兩朱閣,南北相對起。
借問何人家,貞元雙帝子。
帝子吹簫雙得仙,五云飄飖飛上天。
第宅亭臺不將去,化為佛寺在人間。
妝閣伎樓何寂靜,柳似舞腰池似鏡。
花落黃昏悄悄時,不聞歌吹聞鐘磬。
寺門敕榜金字書,尼院佛庭寬有馀。
青苔明月多閑地,比屋疲人無處居。
憶昨平陽宅初置,吞并平人幾家地。
仙去雙雙作梵宮,漸恐人間盡為寺。
|
|
兩朱閣-刺佛寺浸多也解釋:
《兩朱閣-刺佛寺浸多也》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詩,描述了兩座朱紅色的閣樓相對而立,南北對峙。詩中暗喻了貞元年間的兩位皇帝的子孫間的紛爭。借此描繪,表達了太平盛世中政權更替的歷史背景。
詩中描繪了兩座閣樓,形成南北相對的格局,卻不知道住在其中的是哪個家族的子孫。隨后,描寫了兩位帝子吹簫得道仙身,登上了天堂。詩人接著描述了這座寺廟的外觀和寂靜的氛圍,闡述了這個寺廟的特色。最后,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時光,想到曾經的平陽宅,但宅子已經變成了佛寺,表達了對塵世變遷的感慨。
在詩中,《兩朱閣-刺佛寺浸多也》以意境宏偉的描寫方式,展現了歷史變遷與時代悲劇的情感。詩詞中的寺廟所代表的佛寺,與人們平凡的生活經驗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政權更替和時代流轉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兩座朱紅色的閣樓相對起來
問問誰家的樓閣呢
是貞元時期的兩位帝王的子孫
帝王的子孫吹簫,一同成為仙人
五云飄飖,飛向天空
閣樓和亭臺并沒有離去
轉變成了人間的佛寺
裝飾華美的樓閣和舞蹈臺多么寂靜
柳樹像是一陣舞蹈,池塘像是一面鏡子
花兒在黃昏的時候悄悄落下
聽不到歌唱和吹奏,只能聽到鐘磬聲
寺廟門口的牌匾上有金字書寫
尼姑院和佛庭十分寬敞
青苔的地面上明亮的月光鋪陳
比起屋子來,疲倦的人們沒有地方安居
回憶起過去,在平陽宅開始建造的時候
包攬了附近幾家的土地
仙人漸漸離去,一起創造了梵宮
漸漸擔心塵世變成了佛寺
賞析:這首詩以唐代宮廷的政治紛爭為背景,以兩座朱閣的對比來表達對于權力更迭與歷史變遷的思考。通過描寫閣樓和佛寺,詩人意圖通過宏大的意象和隱喻來展現政治動蕩和塵世變遷帶來的悲劇。詩意深邃,表達了對歲月變遷和政權更迭的無奈與憂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