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 / 作者:司馬光 |
鴻雁秋先到,牛羊夕未還。
旌旗遙背水,亭堠遠依山。
落日銜西塞,陰煙澹北關。
何時獻戎捷,鞍甲一朝閑。
|
|
塞上解釋:
《塞上》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鴻雁秋先到,牛羊夕未還。
秋天的鴻雁比其他候鳥更早飛回來,而牛羊卻還沒有歸來。
詩人通過描繪鴻雁和牛羊的行為,展現了秋天的到來和農民們忙碌的景象。
旌旗遙背水,亭堠遠依山。
遠處的旌旗在水的背后,亭堠(指邊塞的堡壘)遠遠依靠在山上。
這兩句描述了邊塞的景象,旌旗和亭堠的遙遠暗示了邊塞的遼闊和辛勞。
落日銜西塞,陰煙澹北關。
夕陽映照著西塞(指邊塞的城池),北關籠罩著陰煙。
這兩句描繪了夕陽下的西塞和籠罩在北關上的陰煙,給人一種邊塞的凄涼和蕭條之感。
何時獻戎捷,鞍甲一朝閑。
詩人思索著何時能夠獻上戰功,讓戰馬和戰甲可以休息一下。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戰爭的厭倦。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邊塞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農民辛勤勞作和對和平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的對比,以及對戰爭和和平的思考,給人一種深沉而凄涼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