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路感秋,寄明準(zhǔn)上人 / 作者:白居易 |
日暮天地冷,雨霽山河清。
長風(fēng)從西來,草木凝秋聲。
已感歲倏忽,復(fù)傷物凋零。
孰能不憯凄,天時牽人情。
借問空門子,何法易修行。
使我忘得心,不教煩惱生。
|
|
客路感秋,寄明準(zhǔn)上人解釋:
譯文:客途之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氣息,寫給明準(zhǔn)上人
日暮天地冷,雨過山河清。
長風(fēng)從西來,草木寒聲凝。
已感歲倏忽,又傷物凋零。
誰能不悲凄,天時影響人情。
我借問空門子,有何法可修身。
使我忘卻了憂愁,不讓煩惱滋生。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傍晚的景象,天空已經(jīng)暗了下來,天地開始變得寒冷,但雨過后,山和河流的清新得以重現(xiàn)。長風(fēng)從西方吹來,使得草木的聲音凝結(jié)成了寒秋的聲音。詩人感嘆時間的飛逝和自然界萬物的凋零,秋天的榮光使人感到凄涼和悲傷。同時,詩人向明準(zhǔn)上人請教修行的方法,希望能通過修行來忘卻憂愁,擺脫煩惱的困擾。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美景和人生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痛感和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