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會仙館二絕句 / 作者:蘇轍 |
北嶂南屏恰四周,西山微缺放溪流。
胡人置酒留連客,頗識峰巒是勝游。
嶺上西行雙石人,臨溪照水久逡巡。
低頭似愧南來使,居處雖高已失身。
|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會仙館二絕句解釋: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會仙館二絕句》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他奉使遼東時在會仙館的景色和心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嶂南屏恰四周,
西山微缺放溪流。
胡人置酒留連客,
頗識峰巒是勝游。
嶺上西行雙石人,
臨溪照水久逡巡。
低頭似愧南來使,
居處雖高已失身。
中文譯文:
北邊的山嶺南邊的屏障,正好圍繞四周,
西山微微有一處空缺,溪水從中流淌。
胡人擺設酒宴,留連著客人,
頗能認識這峰巒勝景,是一種美好的游覽體驗。
山嶺上有兩個石人,向西行走,
一直沿著溪水逡巡觀照。
低頭時像是為了懷念南方的使者,
盡管居住的地方雖然高遠,但已失去了原有的身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在奉使遼東期間游覽會仙館的景色和心境。首先,他以山嶺和屏障將會仙館圍繞,形容了這座建筑的獨特之處。接著,他描述了西山微微的缺口,讓溪水從中流淌,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
詩中提到的胡人置酒,意味著當地人以熱情好客的態度款待客人。蘇轍頗能欣賞這里的峰巒勝景,表達了他對美景的領悟和贊賞。
然后,詩中出現了兩個石人,它們仿佛在山嶺上行走,沿著溪水漫游。這一描寫展示了蘇轍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和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轍的內心情感。他低頭時似乎有些愧疚,可能是因為他作為南方的使者,居住在這樣高遠的地方,已經失去了原有的身份和歸屬感。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蘇轍對環境的觀察和感受,并在最后表達了一種失落和自省的情感。這首詩詞在形式上采用了絕句的形式,四句一組,平仄押韻工整,流暢自然。同時,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蘇轍細膩的情感和詩人的獨特眼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