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 作者:蘇轍 |
我性本疏懶,父母強教之。
逡巡就科選,逮此年少時。
幽憂二十年,懶性祗如茲。
偶然踐黃闥,俯仰空自疑。
乞身未敢言,常愧外物持。
|
|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解釋: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是蘇轍在宋代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我本性疏懶,是父母強行教導的結果。
朝朝夜夜為科舉而奔波,直到我年少時。
我飽受內心的憂愁二十年,懶散的性情至今如此。
偶然間踏入黃闥(指科舉考試),我仰望天空自我懷疑。
我不敢開口請求職位,常常自愧不能勝任外界的事務。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自己性格的反思和對科舉制度的思考。他自稱性格懶散,這種性格是父母強迫教導的結果,而非自己的本性。他在年輕時為了科舉考試而奔波努力,但內心卻常常感到憂愁和困惑。當他終于進入科舉考試的殿堂時,他卻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勝任這個職位。他因為內心的顧慮和自卑,不敢開口請求職位,對自己的能力常常感到愧疚。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自省的態度展示了他對自己性格和經歷的思考。他對自己的懶散性格并不自豪,卻認為這是父母強加給他的。他在為科舉考試而奔走時,內心的憂愁和困惑一直伴隨著他,這種心境在二十年間沒有改變。當他終于進入科舉考試的殿堂時,他卻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不敢開口請求職位。這種內心的掙扎和自卑感使得他常常感到愧疚,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外界的事務。
這首詩詞反映了蘇轍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思考和對科舉制度的疑慮。他在探索自我和面對外界壓力之間感到困惑和迷茫。這種思考和感慨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一種深沉而內斂的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科舉考試制度的復雜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