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賈訥朝奉通判眉州 / 作者:蘇轍 |
歸念長依落日邊,壺漿今見逆新官。
聲傳已覺謳歌遍,身到前知政令寬。
民病賢人來已暮,時平蜀道本無難。
明年我欲修桑梓,為賞庭前荔子丹。
〈眉州倅廳舊有荔支二株,甚大。
〉主
|
|
送賈訥朝奉通判眉州解釋:
《送賈訥朝奉通判眉州》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歸念長依落日邊,
壺漿今見逆新官。
聲傳已覺謳歌遍,
身到前知政令寬。
民病賢人來已暮,
時平蜀道本無難。
明年我欲修桑梓,
為賞庭前荔子丹。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給賈訥送行的作品。詩中描述了蘇轍對賈訥的離別之情以及對他新任職務的祝愿。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賈訥的思念之情,將他送往新的官職。詩人贊美了賈訥的才能和功績,認為他的聲名已經傳遍,身居高位后定會實施寬厚的政令。詩人還提到了時平的蜀道,暗示著治理良好的時代,這樣的時代賈訥將面臨的困難不會太大。最后,詩人表示明年他將回到自己的家鄉,為了欣賞家鄉庭前的紅色荔子。
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轍用簡練而意境深遠的語言表達對賈訥的送別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賈訥的新官上任和自己對賈訥的贊美,展現了友情和對賈訥未來的期望。詩中的"歸念長依落日邊"表達了詩人對賈訥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詩充滿了離別的憂愁。"民病賢人來已暮,時平蜀道本無難"反映了時代的安定和賈訥在新職位上的能力,同時也傳遞出對社稷安寧的期望。最后,詩人以明年自己回到家鄉的愿望作為結尾,展示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離別、友情、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等多重情感。通過對官場和時代的描繪,詩人既展示了對賈訥的贊美和祝福,又呈現了對社會和家鄉的關切和思考。這首詩詞既展現了蘇轍的才華,又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社會觀察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