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書黃庭內景卷後贈蹇道士拱辰 / 作者:蘇轍 |
君誦黃庭內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
夜視片月墮我前,黑氛剝盡朝日妍。
一暑一寒久自堅,體中風行上通天。
亭亭孤立孰傍緣,至哉道師昔云然。
既已得之戒不傳,知我此心未虧騫。
指我嬰兒藏谷淵,言未絕口行已旋,我思其言夜不眠。
|
|
次韻子瞻書黃庭內景卷後贈蹇道士拱辰解釋:
詩詞:《次韻子瞻書黃庭內景卷後贈蹇道士拱辰》
作者:蘇轍(宋代)
君誦黃庭內外篇,
本欲洗心不求仙。
夜視片月墮我前,
黑氛剝盡朝日妍。
一暑一寒久自堅,
體中風行上通天。
亭亭孤立孰傍緣,
至哉道師昔云然。
既已得之戒不傳,
知我此心未虧騫。
指我嬰兒藏谷淵,
言未絕口行已旋,
我思其言夜不眠。
中文譯文:
君啊,你誦讀黃庭內外的篇章,
本意是要洗凈心靈,不求仙境。
夜晚我仰望片片月亮落在我面前,
黑暗逐漸消退,朝陽光輝照耀。
經歷過一個夏天、一個冬天,我自己變得堅強,
體內的力量通達天地。
獨自矗立,無人相伴,
真是了不起的道士,就像古時候所說的那樣。
既然已經領悟了道理卻不傳授他人,
知道我的心意從未減退。
他指點我,如同嬰兒藏在深淵之中,
話語未出口,行動已迅猛,
我思索著他的言辭,夜晚無法入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寫給蹇道士的贈詩。詩中表達了蘇轍對蹇道士的敬佩和思考。
蘇轍贊揚蹇道士誦讀黃庭經典,但他卻強調自己追求的不是仙境,而是洗凈心靈。他通過夜晚觀察月亮的落下和早晨陽光的出現,表達了戰勝黑暗、迎接光明的愿望。
詩中提到自己經歷了一個夏天和一個冬天,自我堅強,體內的力量通達天地,暗示著通過時間的洗禮和歷練后,他的信念更加堅定。
蹇道士被描述為亭亭孤立,無人相伴,但蘇轍對他的評價卻是至高無上的,認為他就像古時候的道士一樣了不起。
然而,盡管蹇道士已經得到真理,但他沒有將其傳授給他人,這讓蘇轍更加欣賞他。蘇轍對蹇道士的指點深以為然,認為他的話語有如嬰兒藏在深淵之中,雖未言出,但行動已經迅猛。這些話語讓蘇轍思索不已,夜晚難以入眠。
整首詩通過對蹇道士的贊美和思考,展示了蘇轍對道家思想的傾慕和對真理的探求。詩中運用了意象豐富的描寫,以及對時間和個人成長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內心洗凈和追求真理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