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深三首 / 作者:蘇轍 |
偶有茅檐潩水陰,近依城市淺非深。
幽居每自比陳寔,古學何人貴杜林。
鄰父時來陪小飲,兒曹頗解續微吟。
前年僅了春秋傳,後有仁人知我心。
|
|
春深三首解釋:
《春深三首》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春天深處的居所和生活情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深三首
偶有茅檐潩水陰,
近依城市淺非深。
幽居每自比陳寔,
古學何人貴杜林。
鄰父時來陪小飲,
兒曹頗解續微吟。
前年僅了春秋傳,
后有仁人知我心。
譯文:
偶爾有茅檐下的溪水在陰涼處流淌,
近在城市附近,淺顯而非深邃。
幽居之地常自比陳寔,
古代學問有誰比得上杜林(指杜牧)。
鄰居時常來陪我小飲,
兒子們頗懂得續寫微吟。
前年剛剛了解了《春秋傳》(指歷史書籍),
后來還有仁人了解我內心的想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深處的景色為主題,通過描述自己的居所和生活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學問的崇敬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詩中描繪了偶爾有茅檐下的溪水在陰涼處流淌。這里的茅檐和潩水形成了一幅清新宜人的春景,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的居所近在城市附近,淺顯而非深邃。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的居所雖然接近繁華的城市,但并不被喧囂所累,仍然保持著一份寧靜和淡泊。
詩中還提到了陳寔和杜林,陳寔是古代的學者,杜林則指杜牧,是宋代的文學家。作者以幽居自比陳寔,表達了自己對古代學問的崇敬之情,并認為杜林是古代學問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鄰居時常來陪作者小飲,兒子們也懂得續寫微吟。這里展現了作者與家人的和諧相處和家庭的溫暖氛圍,也暗示了詩人對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珍視。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感激之情,前年剛剛了解了《春秋傳》,后來還有仁人了解我內心的想法。這里的《春秋傳》可以理解為歷史書籍,作者認為自己對于歷史的了解不多,但卻感激那些了解自己內心想法的仁人。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環境和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色、家庭生活和古代學問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寧靜、淡泊和傳統文化的向往,以及對家庭和善良人情的珍視和感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