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琳長老寄幽蘭白術黃精三本二絕 / 作者:蘇轍 |
谷深不見蘭生處,追逐微風偶得之。
解脫清香本無染,更因一嗅識真如。
老僧似識眾生病,久在山中養藥苗。
白術黃精遠相寄,知非象馬費柔調。
|
|
答琳長老寄幽蘭白術黃精三本二絕解釋:
《答琳長老寄幽蘭白術黃精三本二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谷深不見蘭生處,
追逐微風偶得之。
解脫清香本無染,
更因一嗅識真如。
老僧似識眾生病,
久在山中養藥苗。
白術黃精遠相寄,
知非象馬費柔調。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回答琳長老寄來幽蘭、白術和黃精三本書的回信。詩人以描寫蘭花的生長環境和香氣的純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通過追逐微風無意中獲得蘭花的香氣,領悟到真實的境界并解脫了塵俗的染垢。蘇轍將自己比作老僧,把人們的病痛看作是紛擾的塵世。他長期在山中培養草藥,其中包括白術和黃精,寄托了自己幫助眾生擺脫病痛的心愿。他認為治療病痛不應該是粗暴的方法,而應該像馴服馬匹一樣,費盡心思調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蘭花和草藥的寓意,表達了蘇轍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蘭花在詩中象征純凈和高尚的品質,它的生長環境隱藏在谷深之中,需要追逐微風才能偶然獲得。這表達了修行者要在塵世中追求真理和解脫的艱難。解脫蘭花的清香本無染,意味著通過領悟真如的境界,可以超越塵世的煩惱和染垢,達到純凈和解脫的境界。
蘇轍將自己比作老僧,他在山中養藥苗,將白術和黃精寄托于草藥中,希望通過治療病痛來幫助眾生。他認為治療病痛應該像馴服馬匹一樣,需要費心思調適,不能粗暴對待。這種比喻表達了修行者對待眾生的慈悲和智慧,以及對病痛的深刻理解。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寓意豐富的自然景物和修行者的心境,表達了蘇轍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和感悟。它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示了蘇轍作為文人和僧人的修養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