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王生畫三蠶蜻蜓二首 / 作者:蘇轍 |
饑蠶未得食,宛轉(zhuǎn)不自持。
食蠶聲如雨,但食無復(fù)知。
老蠶不復(fù)食,矯首有所思。
君畫三蠶意,還知使者誰。
蜻蜓飛翾翾,向空無所著。
忽然逢飛蚊,驗爾饑火作。
一飽困竹稍,凝然反冥寞。
若無饑渴患,何貴一簞樂。
|
|
題王生畫三蠶蜻蜓二首解釋:
《題王生畫三蠶蜻蜓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饑餓的蠶蟲無法得到食物,它們痛苦地轉(zhuǎn)動身體而無法自持。吃東西的聲音如雨點般密集,但吃了之后卻不再知道食物的存在。老蠶不再進食,它們昂首思考著某些事情。你畫的三只蠶蟲,意味深長,你知道它們的使命是什么嗎?蜻蜓飛翔在空中,自由自在,沒有著落的地方。突然遇到一只飛蚊,它渴望著滿足自己的饑餓,燃起了內(nèi)心的火焰。一旦吃飽了,它困倦地停在竹葉上,陷入了冥寞的思考中。如果沒有饑渴的困擾,人們會珍惜什么樣的快樂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蠶蟲和蜻蜓的生活狀態(tài),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欲望的思考。
第一首詩以饑餓的蠶蟲為主題,描繪了蠶蟲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的痛苦和掙扎。蠶蟲是絲綢的源頭,因此它們對食物的需求是迫切而不可忽視的。詩中的蠶蟲象征著人類的欲望和渴望,人們在追逐欲望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到痛苦和無助。詩人通過蠶蟲的形象來反思人類生活中的困境和無奈。
第二首詩以蜻蜓和飛蚊為主題,通過對它們的描寫,表達了對欲望的思考和欲望的滿足之后的反思。蜻蜓飛翔在空中,自由自在,沒有固定的棲身之地,而飛蚊則代表著短暫的滿足和幸福。然而,詩人通過描述飛蚊滿足了饑渴之后的困倦和冥寞,暗示了欲望的滿足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詩人以此對人們追求欲望的行為進行了思考和警示。
整首詩詞通過對蠶蟲和蜻蜓的描繪,表達了對人類欲望和滿足之間關(guān)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生命的思考,提出了對物質(zhì)欲望的反思和對真正的幸福的思考。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展示了蘇轍獨特的思維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