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濮陽太守贈光祿大夫王君正路挽詞二首 / 作者:蘇轍 |
落落承平佐,英英嗣世風。
芝蘭托庭戶,鸞鵠峙梧桐。
結客賢豪際,傾財緩急中。
悲傷聞故老,淪謝未衰翁。
吳中試良守,濮上繼嘉聲。
平賦權家恨,蠲租盜俗清。
家貧久未葬,身去獨留名。
天報多男子,終存好弟兄。
|
|
故濮陽太守贈光祿大夫王君正路挽詞二首解釋:
《故濮陽太守贈光祿大夫王君正路挽詞二首》是宋代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落落承平佐,英英嗣世風。
芝蘭托庭戶,鸞鵠峙梧桐。
結客賢豪際,傾財緩急中。
悲傷聞故老,淪謝未衰翁。
吳中試良守,濮上繼嘉聲。
平賦權家恨,蠲租盜俗清。
家貧久未葬,身去獨留名。
天報多男子,終存好弟兄。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襄助承平之功,繼承英武的風范。
像芝蘭一樣托付給家庭,鸞鵠一樣屹立在梧桐之上。
與賢良豪杰結交,在財富的分配中慷慨解囊。
悲傷地聽聞故人的消息,他們淪落貧困卻仍然保持尊嚴。
在吳中展示著良好的守臣之風,在濮上繼承著美好的聲譽。
平抑賦稅權貴的怨憤,減免租稅除去盜賊和庸俗。
家境貧困久未能入土安葬,他離世后卻留下了名聲。
天地報答多是男子的功德,永遠留存的是真誠的好兄弟。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王君正的敬佩和贊美之情。王君正是濮陽太守,他在承平時期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并繼承了前輩們的英風正氣。詩中使用了芝蘭和鸞鵠的比喻,將王君正比作芝蘭托付于庭戶,鸞鵠屹立于梧桐之上,贊美他的高尚品德和崇高地位。
詩中還描繪了王君正與賢良豪杰結交,慷慨解囊在財富的分配中,表達了他對友誼和仁義的重視。同時,詩中也提到了他悲傷故人的消息,感嘆他們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尊嚴。蘇轍還稱贊王君正在吳中和濮上展示了良好的守臣之風和美好的聲譽,以及他在平抑賦稅、減免租稅方面的努力,清除了盜賊和庸俗之風。
最后,詩中表達了蘇轍對王君正的敬意和對天地報答的思考。他認為天地報答的多是男子的功德,而真誠的友情才是永遠留存的。整首詩以贊美和悼念的情感交織,表達了對王君正的深深敬仰和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