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五萬杉寺 / 作者:蘇轍 |
萬木青杉一手栽,滿堂白佛九天來。
涓涓石溜供廚足,矗矗山屏繞寺開。
半榻松陰秋簟冷,一杯香飯午鐘催。
安眠飽食平生事,不待山僧喚始回。
|
|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五萬杉寺解釋:
詩詞:《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五萬杉寺》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萬木青杉一手栽,
滿堂白佛九天來。
涓涓石溜供廚足,
矗矗山屏繞寺開。
半榻松陰秋簟冷,
一杯香飯午鐘催。
安眠飽食平生事,
不待山僧喚始回。
中文譯文:
在廬山山陽游覽的七首詩中,這是第五首,題為《萬杉寺》。
萬木青翠的松樹是一手栽種的,
寺里散布著潔白的佛像,仿佛從九天而來。
小溪緩緩流淌,為廚房提供清泉,
宏偉的山峰環(huán)繞著寺廟。
在涼爽的松蔭和秋季涼席上,
一杯香飯午時的鐘聲催促著。
享受飽食和安穩(wěn)的睡眠,這是一生中的常事,
不必等到山僧呼喚才離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游覽廬山山陽時寫的,描繪了山陽萬杉寺的景色和禪宗生活的情感。
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將萬木青杉和白佛置于寺廟中,表達了佛教的莊嚴和純潔。松樹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象征,代表著堅韌和長壽,而白佛則象征著純潔和祥和。詩人通過描繪寺廟的景色,展示了廬山山陽萬杉寺的壯麗和莊重。
詩中的涓涓石溜和矗矗山屏,形容了寺廟周圍的自然景觀。涓涓石溜是小溪緩緩流淌的樣子,為寺廟的廚房提供清泉,展現(xiàn)了寺廟的寧靜和物質(zhì)生活的滋養(yǎng)。而矗矗山屏則表達了廬山山陽萬杉寺巍峨的山峰環(huán)繞,給人一種庇護和安定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在寺廟中的體驗。半榻松陰秋簟冷,描繪了詩人在寺廟中午休時,享受涼爽的松蔭和秋季的涼席。一杯香飯午鐘催,表達了寺廟中規(guī)律的生活和日常的儀式感。安眠飽食平生事,不待山僧喚始回,表達了詩人在寺廟中的滿足和舒適,不需要外界的喧囂和催促,可以安心地享受山間的寧靜。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廬山山陽萬杉寺的景色和禪意生活,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環(huán)境的描繪,表達了對清靜和滿足的追求。詩人蘇轍以自然景物為媒介,展示了對禪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內(nèi)心平和和自在的向往。這首詩以其優(yōu)美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廬山山陽萬杉寺的神秘和寧靜,同時也引發(fā)了對內(nèi)心尋求寧靜和自在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