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鈞郎中 / 作者:蘇轍 |
君家毗陵本江南,雖為浙西終未甘。
風流秀發自不減,氣質渾樸猶中含。
敲榜滿前但長嘯,簿書堆案常清談。
湖中往往載畫舫,竹下小小開茅庵。
歌吟仿佛類騷雅,導引委曲師彭聃。
新茶潑乳睡方覺,淥酒傾水醒復酣。
一朝揮手去不顧,使我把袂心難堪。
扁舟水涸費牽挽,瘦馬雪凍憂朝參。
一官來往似秋燕,薄俸包裹如春蠶。
東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誰念家無甔。
|
|
送李鈞郎中解釋:
《送李鈞郎中》是蘇轍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家毗陵本江南,雖為浙西終未甘。
風流秀發自不減,氣質渾樸猶中含。
敲榜滿前但長嘯,簿書堆案常清談。
湖中往往載畫舫,竹下小小開茅庵。
歌吟仿佛類騷雅,導引委曲師彭聃。
新茶潑乳睡方覺,淥酒傾水醒復酣。
一朝揮手去不顧,使我把袂心難堪。
扁舟水涸費牽挽,瘦馬雪凍憂朝參。
一官來往似秋燕,薄俸包裹如春蠶。
東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誰念家無甔。
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送別李鈞郎中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李鈞郎中的風采和品德,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祝福。詩人通過描繪李鈞的各種特質和生活場景,展示了他的才華、風度和修養,并表達了自己因別離而感到的傷感和不舍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李鈞郎中為主題,通過描繪他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和生活情景,展示了他的才華和品德。首先,詩人提到李鈞的家庭地位,稱他的家族毗陵是江南的一處地名,雖然他作為官員在浙西任職,但對家鄉依然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接著,詩人將李鈞的風采和氣質與江南的風景相比較,強調他的風流秀發和內在的含蓄之美。他在官場上敲榜而長嘯,文書堆滿案頭,卻常常以清談的方式度過時光。他常常在湖上乘畫舫游玩,或者在竹下的茅庵中靜心修行。這些描寫展示了他的優雅和多才多藝的一面。
詩中還描述了李鈞的個人品味和生活習慣。他的歌吟仿佛類似于騷雅的聲音,他的導引委曲有如古代音樂家彭聃。李鈞喜歡喝新泡的茶,即使潑灑在衣服上也不介意,他喜歡在酒醉后倒滿水來清醒。這些細節描寫展示了他對藝術和生活的熱愛。然而,詩人在最后幾句中表達了對別離的痛苦和不舍之情。李鈞揮手離去,不再顧及,使詩人感到內心痛苦。詩人以扁舟水涸、瘦馬雪凍來形容送行的辛苦,而李鈞則面臨著寒冷的早朝。他的一官來往就像秋天的燕子,薄俸包裹就像春天的蠶繭。詩人希望李鈞能在東南地區繼續發揮作用,而他自己則感慨地說,白發人還能有誰記掛他的家鄉呢?
整首詩以送別為主題,通過描繪李鈞郎中的品質和生活情景,展示了他的才華和風度,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因別離而感到的傷感和不舍之情。詩人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豐富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優雅且多才多藝的形象,使讀者對李鈞郎中產生共鳴和敬佩之情。整首詩流暢自然,富有韻律感,展示了蘇轍的獨特才華和文學造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