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潩水 / 作者:蘇轍 |
早歲南遷恨舳艫,歸來平地憶江湖。
半篙春水花千片,八尺輕船酒一壼。
徐轉城陰平野闊,稍通竹徑小亭孤。
前朝宰相終難得,父老咨嗟今亦無。
|
|
泛潩水解釋:
《泛潩水》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他早年南遷的心情和對江湖生活的懷念,以及對過去和現實的反思。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泛潩水》
早歲南遷恨舳艫,
歸來平地憶江湖。
半篙春水花千片,
八尺輕船酒一壼。
徐轉城陰平野闊,
稍通竹徑小亭孤。
前朝宰相終難得,
父老咨嗟今亦無。
譯文:
早年遷徙南方,對乘船的苦惱令人怨懣,
歸來后在平地上回憶起江湖生活。
船篙劃過春水,水面上漂浮著千片花朵,
八尺長的輕船只裝載了一壇酒。
悠然轉過城墻的陰影,平野無邊延展開來,
稍微有些通達的竹徑旁有一座孤寂的小亭子。
前朝的宰相終究難以得到心愿,
現在的父老們唏噓感嘆,今天同樣無望。
詩意:
《泛潩水》以個人的親身經歷為背景,通過描繪早年南遷和歸來后的心情,表達了對過去生活和現實境遇的思考。詩人蘇轍在早年離開故鄉時,對船只的不便和辛苦感到懊惱和不滿,而當他回到平地之后,卻懷念起曾經在江湖中的自由和豪情。他通過描繪船行春水和小亭竹徑的景象,以及對前朝宰相和現實的咨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現實境況的無奈和失望。
賞析:
《泛潩水》以蘇轍個人的親身經歷為基礎,情感真摯而深沉。詩中的南遷和歸來,既可理解為蘇轍自身歷史經歷的投射,也可視作一種作者對人生經歷和命運的反思。詩人通過對船只的描述,抒發了對過去艱辛生活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困惑和迷茫。在詩中,船篙劃過春水,映照出美麗的花朵,展現了一種自然和諧的景象,與現實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小亭竹徑的描寫又強調了孤寂和封閉感,暗示了對過去自由熱烈生活的向往。最后兩句詩表達了對前朝宰相和現實的無奈,顯示出作者對歷史和現實政治的關切。
整首詩寫景抒情,以個人經歷為材料,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展現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現實境遇的無奈。《泛潩水》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真摯感受和對社會命運的思考,以及對過去和現實的反思和咨嗟。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被認為是一首優秀的抒情作品,展現了蘇轍細膩的情感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通過闡述個體經歷與社會現實的關系,詩中融入了對政治和歷史的思考,具有深遠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