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筑西軒穿地得怪石 / 作者:蘇轍 |
卞氏平日本富家,庭中怪石蹲麏麚。
子孫分散不復惜,排棄坑谷埋泥沙。
一株躍出隨畚鍤,知我開軒方種花。
頹然遠嶺垂澗壑,豁然洞穴通煙霞。
什夫徒置幸不遠,軒前桐柏陰交加。
我家舊隱久不到,小池尺水三流槎。
少年旋繞看不足,時呼野老來煎茶。
老人得此且自慰,更訪余石探幽遐。
|
|
方筑西軒穿地得怪石解釋:
詩詞:《方筑西軒穿地得怪石》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卞氏平日本富家,
庭中怪石蹲麏麚。
子孫分散不復惜,
排棄坑谷埋泥沙。
一株躍出隨畚鍤,
知我開軒方種花。
頹然遠嶺垂澗壑,
豁然洞穴通煙霞。
什夫徒置幸不遠,
軒前桐柏陰交加。
我家舊隱久不到,
小池尺水三流槎。
少年旋繞看不足,
時呼野老來煎茶。
老人得此且自慰,
更訪余石探幽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轍的家族曾是富貴之家,庭院中有一塊奇特的怪石,形狀像麏麚(傳說中的神獸)。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家族子孫分散,不再重視這塊怪石,甚至將其排斥到坑谷中埋藏泥沙之中。
然而,作者決心將這塊怪石重新挖掘出來,用畚鍤(一種用于挖掘的工具)將其取出,并決定開辟一片花園,將怪石放置其中。怪石重新展現出它的壯麗景象,仿佛連接了遠處的嶺巒、澗谷,通向了遙遠的洞穴和煙霞之地。
然而,周圍的人卻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樣的景觀并不值得遠道而來。然而,在作者的軒前,桐柏樹陰交相輝映,形成了一片幽靜的環境。作者的家族在這片地方已經隱居了很久,小池中的水也流淌著寧靜的氣息。
年輕人繞行其中,覺得不足為奇,只有偶爾有些野老前來煮茶,他們感到滿足。老人們欣賞怪石的美麗,同時也探索著其他石頭的幽玄之處。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家族曾經的輝煌感到遺憾,但他仍然努力保存家族的文化遺產。通過重新發掘怪石和打造花園,他試圖喚起人們對于美的欣賞和珍惜。盡管年輕人對此不以為然,但老人們仍然能夠欣賞到這種美,并在其中找到慰藉。這首詩詞以怪石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于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對人們對美的態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