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 作者:蘇轍 |
約己心全小,寬叱德有余。
外家恩澤少,先后禮容虛。
原廟因前室,中朝避冊書。
功名不勝紀,四諡嘆猶疏。
|
|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解釋: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約己心全小,
寬叱德有余。
外家恩澤少,
先后禮容虛。
中文譯文:
自認為自己的品德不足,自愧不如;寬容別人的過失,卻德行有余。外界對我的恩惠很少,先后的禮遇也是虛假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轍對太皇太后去世的悼念之作。蘇轍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自身品德的謙遜和自省,認為自己的德行和才能都遠不如太皇太后。他寬恕別人的過錯,但心存謙卑,感覺自己的德行還有很大的不足之處。
蘇轍在詩中提到外界對他的恩澤很少,禮遇也是虛假的。這可能是指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名譽并不高,受到的賞識和獎賞都很有限。他感到自己沒有功名和榮耀,甚至連四次封號都沒有得到,因此對此感到惋惜和無奈。
整首詩以自我謙遜為主題,表現(xiàn)了對太皇太后的崇敬和自己處境的無奈。蘇轍通過表達自己的不足和對太皇太后的敬仰,展示了一種內(nèi)心的坦誠和對自身處境的清醒認知。這首詩詞在情感上充滿了哀思和自省,展現(xiàn)了蘇轍獨特的感慨和寫作風格。
第二首:
原廟因前室,
中朝避冊書。
功名不勝紀,
四諡嘆猶疏。
中文譯文:
原本的祭祀廟宇因為前朝的不和睦而被廢棄,中央朝廷避諱冊封。功名和榮耀無法與歷史相提并論,四次封號的稱號也顯得微不足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繼續(xù)悼念太皇太后的作品,主要聚焦于太皇太后的身份和榮譽的缺失。他提到原本的祭祀廟宇因為前朝的不和睦而被廢棄,中央朝廷也避免正式冊封太皇太后。這表明太皇太后在一些官方記錄和儀式上的地位并不被重視,這種遺憾和忽視使蘇轍感嘆不已。
詩中的“功名不勝紀”意味著太皇太后的功績和榮耀無法被歷史所評價和紀錄,這四次封號的稱號也顯得微不足道。蘇轍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對太皇太后的遺憾和對她的功績的稱頌。
整首詩以太皇太后的地位和榮譽缺失為主題,展現(xiàn)了蘇轍對太皇太后的敬仰和對她的貢獻的贊嘆。詩中透露出對權(quán)力和名譽的思考,以及對歷史的反思。蘇轍通過對太皇太后的贊頌和自身的謙遜,反映了他對于權(quán)力和地位的理性思考,以及對功名榮耀的淡然態(tài)度。整體上,這兩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太皇太后的敬仰和自身處境的無奈,同時抒發(fā)了對權(quán)力和名譽的思索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