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潁川城東野老 / 作者:蘇轍 |
我歸潁川無故人,城東野老須如銀。
少年椎埋起黃塵,晚歲折節依仙真。
走如麏鹿人莫親,呼來上堂飲清樽。
踞床閉目略頻伸,指我黃河出昆侖。
東流入海還天津,沐浴周遍才逡巡。
嬰兒跏趺乘日輪,脫身游戲走四鄰。
逢人不告非自珍,許我已老知閉門。
東朝太行款真君,告我不返游峨岷。
還家一舍臥不晨,闔棺空空但衣巾。
平生自言師洞賓,嗟世賤目貴所聞。
|
|
潁川城東野老解釋:
《潁川城東野老》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回到潁川,沒有故人相伴,
城東的野老已經白發如銀。
少年時埋頭苦讀,揚起黃塵,
晚年折節依然追求仙道真理。
像麏鹿一樣行走,人們不再親近我,
但他們召喚我到堂上暢飲清酒。
我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偶爾伸展筋骨,
指著黃河告訴大家它源自昆侖山。
黃河向東流入海,回歸到天津,
它周圍洗滌著大地,一直流淌不息。
嬰兒跪坐在太陽輪上,自由自在地游戲,
擺脫束縛,四處奔走與鄰居交游。
遇到人們不再自夸,只默默珍藏自己的成就,
讓我閉門思過,已經老去的我,仍然渴望知識。
東朝的太行山款待真君,告訴我不要再去游歷峨岷山。
回到家中一室,早晨不再起床,
合上棺材,里面只有空空的衣巾。
我自言自語,說我是洞賓的學生,
嘆世事賤鄙,目光卻被那些富貴所吸引。
詩意和賞析:
《潁川城東野老》表達了作者蘇轍的生活感慨和對仙道追求的思考。詩中描繪了一個老者回到潁川的場景,他已經沒有了故人相伴,變成了城東的野老,白發如銀。他少年時埋頭苦讀,揚起黃塵,晚年依然追求仙道真理,折節而行。然而,他的修行使他與常人疏遠,他像麏鹿一樣行走,沒有人再親近他,只有當有人召喚他到堂上暢飲時,他才會出現。他閉上眼睛躺在床上,偶爾伸展筋骨,指著黃河告訴大家它的起源。黃河東流入海,回歸天津,周遍洗滌大地,流淌不息。詩中還描繪了一個嬰兒跪坐在太陽輪上,自由自在地游戲,擺脫束縛,與四鄰交游。作者在逢人時不再自夸,只默默珍藏自己的成就,閉門思過。最后,作者提到了東朝的太行山款待真君,告訴他不要再去游歷峨岷山。回到家中,他不再起床,合上棺材,只有空空的衣巾。他自言自語,自稱是洞賓的學生,嘆世事賤鄙,目光卻被那些富貴所吸引。
整首詩詞傳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世俗名利的反思。他通過描述自己在追求仙道真理的過程中的孤獨和疏遠,表達了對人情世故的失望和對純粹精神追求的堅持。他看到了世間功名富貴的虛幻和賤鄙,對此感到嘆息,但他仍然堅守自己的信念,閉門思過,追求內心的升華和修煉。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為背景,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對人生追求和社會現實的思考,表達了對追求真理和精神境界的堅持。
這首詩詞的語言簡潔明快,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它通過描述一個老者的境遇和內心世界,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冷漠和對精神追求的執著,具有濃厚的禪意和哲思。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繪,增強了表達的生動性和感染力。整首詩詞給人以深遠的啟示,引發讀者對生活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