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竹二首 / 作者:蘇轍 |
南鄰竹甚茂,門巷不容賓。
懸印君當往,囊金我患貧。
翠旌稍亂起,犀角筍初勻。
不惜圖書賣,端來作主人。
|
|
詠竹二首解釋:
《詠竹二首》
南鄰竹甚茂,
門巷不容賓。
懸印君當往,
囊金我患貧。
翠旌稍亂起,
犀角筍初勻。
不惜圖書賣,
端來作主人。
中文譯文:
南邊鄰居的竹子長得非常茂盛,
門巷都無法容納賓客。
懸掛印章的君王應該前來賞玩,
而我卻擔憂囊中金錢的匱乏。
青翠的竹葉像旌旗一樣搖曳生風,
犀牛角般的新竹筍初次齊勻。
我不惜賣掉圖書,
將這些竹子端來擔任我的主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竹子的茂盛、高貴和自由為主題,反襯出自己的貧困和無主之狀。詩人蘇轍通過寫竹子的生長狀況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
在第一首詩中,詩人描述了南鄰竹子的茂盛景象,形容竹子長得非常茂盛,門巷都無法容納賓客。這里可以理解為竹子象征著高貴和自由,而詩人卻無法享受到這種高貴和自由的境地。
第二首詩中,詩人以比喻的手法描寫竹子的特征,翠旌稍亂起、犀角筍初勻,形象地描繪了竹葉搖曳的情景和新生竹筍的形態(tài)。同時,詩人表達了對自己貧困困境的焦慮,暗示自己囊中財富的匱乏。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表達了自己不惜賣掉圖書的決心,將竹子端來作為自己的主人。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希望通過竹子的象征意義來達到自己內(nèi)心追求的高貴和自由。
整首詩以竹子為主題,通過對竹子的描繪,反襯出詩人自身貧困的現(xiàn)實和對高貴自由生活的向往。詩歌的意境清新高雅,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并展示了對竹子這一常見自然物象征性意義的詩意的挖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