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二漱玉亭 / 作者:蘇轍 |
山回不見落銀潢,余溜喧豗響石塘。
目亂珠璣測空谷,足寒雷電繞飛梁。
入瓶銅鼎春茶白,接竹齋廚午飯香。
從此出山都不棄,滿田粳稻插新秧。
|
|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二漱玉亭解釋: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二漱玉亭》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回不見落銀潢,
余溜喧豗響石塘。
目亂珠璣測空谷,
足寒雷電繞飛梁。
入瓶銅鼎春茶白,
接竹齋廚午飯香。
從此出山都不棄,
滿田粳稻插新秧。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轍游覽廬山山陽時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和心境。詩中展現了山水之間的變化和生命的永恒。
賞析:
首句“山回不見落銀潢”,描繪了山間回聲回蕩,但卻無法看到銀光的情景,給人以神秘和遙遠之感。接著,“余溜喧豗響石塘”,形容水流聲喧嘩,回響在石塘中,增添了山水的生動和活力。
第三句“目亂珠璣測空谷”,以目眩心亂的形象,描繪了山谷的深邃和空靈。詩中的珠璣是指寶石,通過目眩的感覺,傳達出作者在山中感受到的美麗和壯觀。
接下來的一句“足寒雷電繞飛梁”,以寒冷的足感,描繪了雷電在山林間穿梭的景象。這一句中的雷電形容了山間的氣象變化,給人以震撼和驚艷之感。
下半首詩以飲食之物展開描寫,通過對茶和午飯的描繪,表達了安逸和滿足的情感。“入瓶銅鼎春茶白”,描繪了清新的春茶,給人以品味和養神之感。“接竹齋廚午飯香”,描繪了竹齋中午飯的香氣撲鼻,給人以舒適和滿足的感受。
最后兩句“從此出山都不棄,滿田粳稻插新秧”,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生活的熱愛和珍惜,并表示自己將不離開這片土地,繼續從事農田勞作。通過這兩句,表達了對自然的依賴和對生活的執著。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山水和農田的深深眷戀,表達了對鄉土情懷的贊美和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