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泰山四首 初入南山 / 作者:蘇轍 |
自我來濟南,經(jīng)年未嘗出。
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
初行澗谷淺,漸遠峰巒積。
翠屏互舒卷,耕耨隨欹側(cè)。
云木散山阿,逆旅時百室。
茲人謂川路,此意屬行客。
久游自多念,忽誤向所歷。
嘉陵萬壑底,棧道百回屈。
崖巘遞崢嶸,征夫時出沒。
行李雖云艱,幽邃亦已劇。
坐緣斗升米,被此塵土厄。
何年道褒斜,長嘯理輕策。
|
|
游泰山四首 初入南山解釋:
《游泰山四首 初入南山》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轍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來濟南,已有好些年未曾外出。不知西城之外,是否有一條通往石壁的路。一開始沿著澗谷行進,山巒逐漸遠去。青翠的屏風(fēng)互相展開,農(nóng)民們隨處倚靠著耕耘。云霧散開,山坡上的房舍時隱時現(xiàn)。當?shù)厝朔Q這條路為川路,而這種感慨只有行旅者才能體會到。長期旅行使我充滿了思念,卻突然迷失了方向。我來到了嘉陵千壑之底,曲曲折折的棧道無數(shù)次地彎曲。峭壁連綿,征夫們時隱時現(xiàn)。行李雖然沉重,但這幽深的景色也同樣具有劇烈的吸引力。坐在斗室旁邊,我被塵土所困擾。不知何時能夠找到坡陀的道路,長嘯一聲,整理好輕盈的步伐。
這首詩以游歷泰山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初次來到南山的感受和心境。詩人表示自己多年未曾外出,對于西城之外的路途一無所知,但他勇敢地踏上了行程,一路上欣賞著澗谷、峰巒和翠屏的美景。詩人通過描繪山川風(fēng)景和征夫生活,展現(xiàn)了旅行的艱辛和遼闊。雖然行李沉重,但詩人并不畏懼,他希望能夠找到通往坡陀的道路,自由地行走于山川之間。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川景色和旅行的心境,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環(huán)境的熱愛和對自由行走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于人生道路選擇的思考,表達了詩人積極向前的精神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旅行景色和心情的描繪,展現(xiàn)了詩人豁達樂觀的情感,給人以啟發(fā)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