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山齋 / 作者:蘇轍 |
平地厭喧囂,虛齋上山足。
蕭條遠城市,坡陁富林麓。
簡書日填委,杖屨每幽獨。
豈無山中士,高臥白茅屋。
逢人默無語,長嘯響崖谷。
此室庶可招,夜月相従宿。
|
|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山齋解釋: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山齋》是宋代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地艷囂厭,虛齋上山足。
蕭條遠城市,坡陁富林麓。
簡書日填委,杖屨每幽獨。
豈無山中士,高臥白茅屋。
逢人默無語,長嘯響崖谷。
此室庶可招,夜月相従宿。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蘇轍對寧靜山齋生活的向往和贊美。他感到疲倦和艷麗的城市生活讓人厭倦,而山齋則給他帶來了寧靜和滿足。山齋位于山上,遠離喧囂的城市,周圍是郁郁蔥蔥的樹林。蘇轍在這里過著簡樸的生活,填寫著簡單而富有靈感的文字。他穿著杖屨,每每獨自一人靜靜地思考。他認為山中必然有志同道合的士人,他們也會在高高的白茅屋中安然入眠。當蘇轍遇到別人時,他選擇保持沉默,只有在山谷中長嘯,回應自然的回聲。他認為這個山齋是一個可以接納朋友的地方,夜晚月光下可以相互陪伴。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寧靜山齋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對城市的喧囂和繁忙感到艷麗,而山齋給他帶來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詩中的描寫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對自然環境和自我的反思,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蘇轍以山齋為象征,抒發了對自由、寧靜和與自然融合的渴望。他選擇保持沉默,與大自然相互呼應,表現出他對高尚情操和孤獨思考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樸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蘇轍對山齋生活的美好幻想,并傳達了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