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 作者:黃庭堅 |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萬細行滅塵勞。
愛護有情如眼目,胡奴來供濾水囊。
手持白拂起清風,奉持所聞佛直指。
小根魔子欲橫戈,弓折箭盡皆消霣。
|
|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解釋: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探討了人生和修行的主題,表達了對佛法的崇敬和對道德的追求。
譯文:
佛光映照下,南山羅漢多,
八萬細行消除塵勞。
珍愛有情眾生,如同眼中的明珠,
胡人供奉濾水囊。
手中持著潔白的拂塵,帶起一陣清風,
恭敬傳達所聽聞的佛法。
小心根魔子欲挑戰,弓折箭盡皆消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南山羅漢為題材,通過描繪羅漢的形象和修行之道,表達了作者對佛法的贊頌和對人生境界的崇高追求。詩中通過對佛光、羅漢、拂塵等形象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和追求清凈的心靈狀態。
作者首先描述了南山羅漢的眾多形象,凸顯了佛教的弘大影響力和眾生對羅漢的崇敬。接著,他提到八萬細行,暗示修行的艱辛和對紛雜塵世的超越。詩中的"八萬細行"可以理解為八萬種眾生,也可以理解為修行者要對一切微小瑣碎的事物保持慈悲心態。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有情眾生的珍愛與關懷,將其比喻為眼中的明珠,強調了慈悲與愛的重要性。胡人供奉濾水囊,指的是外來的異族人將供奉獻給佛教的水汲取為喻,意味著眾生對佛法的虔誠。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手持白拂的形象,表達了自己恭敬敬仰佛法的心態。他將所聞佛法傳達給人們,象征著他以身作則,將佛法引導給他人的愿望。
最后兩句"小根魔子欲橫戈,弓折箭盡皆消霣"表達了修行者面臨魔障和困境時的堅定和勇敢。即使面對困難,修行者也能以堅定的信仰和毅力戰勝誘惑,化解魔障。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佛法的美好境界和修行者的追求,展現了黃庭堅對佛教的熱愛和對人性的思考。通過對佛教符號的運用,他傳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理想和追求,鼓勵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和高尚的道德境界。
|
|